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绿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朋友圈”越来越大:行业官员建议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建设 高晶 新华社 开发实施“非洲光带”等小而美的项目,帮助解决非洲5万多户无电家庭的照明问题。实施绿色丝绸之路特使计划和“一带一路”南南合作计划,应对气候变化。与42个共建国家签署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支持协议,实施70多个不同支持项目。当前,绿色已成为共建的特色背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绿色“朋友圈”不断扩大。记者18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上获悉此事。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在会上介绍,近年来,中国创造了最大发展中国家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成功典范。中国不仅不断推进自身生态文明建设,还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环境治理,成为全球绿色发展的积极行动者和主要贡献者。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多年来,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支持绿色发展以实际行动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转型,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与会代表认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不仅有利于共建国提高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能力,也是发展中国家探索合作开发和保护新途径的重要手段。柬埔寨环境部长延索帕尔表示,柬埔寨目前正在加强环保措施,特别关注塑料污染的防治。他表示,未来柬埔寨希望加快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引进中国垃圾发电技术,变废为宝。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表示,根据调查,中国、日本表示,韩国等一些亚洲国家在清洁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强劲创新记录,有力支撑了实现碳中和和绿色转型。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绿色融资缺口巨大的问题,张军提出加大绿色投资弥补绿色融资缺口。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尽快取得重大进展,确保发达国家履行包括气候融资在内的承诺。同时,各国需要完善财政政策,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动员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等领域。洪都拉斯驻华大使蒙卡达表示,发展中国家需要公平、负担得起的资金支持,不断提高绿色转型能力。此前,洪都拉斯能源部、中国电建和国际绿色发展联盟双方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能源规划评估、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等领域合作。帮助洪都拉斯制定整体能源计划,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实现绿色发展不可能单独实现,需要强有力的伙伴关系和共享创新。”蒙古国驻华大使恩赫包勒德表示,蒙古国面临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威胁。中蒙双方正在合作建设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希望各方共同推动绿色创新,深化国际合作,建设更加绿色、更加韧性、更加和谐的未来。 “我们愿意与各方合作各方推动落实全球治理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利益共享原则,推动高质量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帮助共建国家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目标。报告称,本次会议以“筹集资金促进绿色发展”为主题,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多元化、多层次的绿色投融资新模式。生态环境,由“一带一路”国际绿色发展联盟、生态环境部对外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来自39个国家的近300人参加了会议。
 (编辑:朱晓航)
                        每日更新